十天的打工生活让我更坚定一件事:我是个自由业者。不是员工。

做了十多年的freelancer,我一直过着弹性自由的生活:什么时候起床,什么时候工作,什么时候爆肝,全靠自己安排。我以为自己已经足够成熟、够有经验,能适应任何工作环境。于是,带着尝试的心情,我踏进了一家公司,开始所谓的“稳定人生”。

结果,只坚持了十天。

每天早上九点半进公司,坐在同一个位置,盯着电脑,连活动范围都只有“上厕所”这条走廊。午餐一点才吃,六点才能下班。职位叫部门主管,听起来好像挺威,但真正上班后,才发现原本承诺的两个下属根本不存在,我一个人扛下整个部门的事。

第一天,老板就把我当老员工,丢了堆未完成的旧案子,还不断塞新工作。生产部找你,客户催你,出版时间赶你,内容风格还各有不同。每天都像在灭火,手忙脚乱,根本没时间停下来喘口气,更别说好好创作。

到了星期五,本以为终于可以休息一下,结果又来一个紧急设计,说星期一要交,只能带回家继续赶。周末根本不存在,完全像“没打卡的OT”。

不是公司不好,也不是工作能力撑不住,而是——我真的不属于这个体制。

我不是不能做事,也不是不能吃苦。但十天下来,我的心累了,不是身体,而是灵魂。

十多年的自由工作,让我习惯了掌控时间、自由思考、有弹性的节奏。现在要坐在办公室里一整天,被流程绑住,被人安排时间,还要强迫自己在没灵感的时候硬拼创意,我真的做不到。

我的创作能量,被不断压缩;我的时间自由,被打卡制度扼住;我的思考节奏,被会议、流程、杂务切得零零碎碎。

我忽然很想念凌晨三点,一个人坐在房间、听着音乐、慢慢把一个设计磨出来的那种满足感。我想念不用解释、不用开会、不用被评估,只靠作品说话的日子。

原来不是我不适合这份工作,而是我根本不适合「上班」这件事。

这十天,教会我一个很重要的真相:

我不是一个适合被圈养的人,我是习惯了风和自由的灵魂。
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朝九晚六、层层审批的节奏;有些人,就是要自由呼吸,才能活得像自己。
我就是这样的人。

以后我不会再怀疑自己,更不会为了“别人眼中的安稳”而去牺牲掉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
我热爱自由业的节奏,哪怕它辛苦、不稳定、没年假、没花红,但它让我真正活着。

我是自由业者,不是员工。

Freelancer不是退而求其次,而是一种选择。
一种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的选择。
一种用作品说话、用灵感生活的选择。
一种不被时间绑住、不被身份定义的选择。

致所有像我一样,在自由与稳定之间挣扎的人——你不用合群,只要合适。

自由,是我的唯一归属。

Freelancer Forever ✌️